設計梯形圖的方法和步驟
來源: 作者:技研中心 發布時間:2011-12-07 15:23 瀏覽量:258
設計梯形圖的方法和步驟
(1)首先根據工藝過程控製要求,畫出控製流程圖,力求表達清晰、準確。必要時可以把控製係統分解成幾個相對獨立的部分,盡量簡化,利於編程
(2)將所有的輸入信號(按鍵,行程限位開關,壓力開關,壓力、速度、時間等傳感器)和輸出控製對象(接觸器、電磁閥、電動機、指示燈等)分別列出,按被采用的PLC型號內部邏輯元件編號範圍,對I/O端子做出相應的分配和安排。
(3)根據控製流程圖,有規律的分配和利用PLC內部有關的邏輯元件(如輔助繼電器、定時器、計數器等)構成相應的基本回路。
(4)以梯形圖的形式來描述控製要求,繪製梯形圖要遵循編程原則。
(5)編寫程序清單時,必須按梯形圖的邏輯行和邏輯單元的編排順序(由上而下,從左到右)依次進行。
在設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編程規則:
- 每個繼電器的線圈和他的觸點均用同一個編號,每個元件的觸點使用時沒有數量限製。
- 梯形圖每一行都是從左邊開始,線圈接在最右邊(線圈右邊不允許再有觸點)。
- 線圈不能直接接在左邊的母線上。
- 在一個程序中,同一編號的線圈如果使用兩次,稱為雙線圈輸出,他很容易引起誤操作,應避免。
- 在梯形圖中沒有真實的電流流動,為了便於分析PLC的周期掃描原理和邏輯上的因果關係,假定在梯形圖中有電流流動,這個電流隻能在梯形圖中單向流動—即從左向右流動,層次的改變隻能從上向下流動。
- 無論選用何種PLC機型,所使用的軟件編號(即地址)必須在該機型的有效範圍以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