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C的工程設計選型
來源: 作者:技研中心 發布時間:2011-12-07 15:11 瀏覽量:609
PLC的工程設計選型
在PLC係統設計時,首先應確定控製方案,下一步工作就是PLC工程設計選型。工藝流程的特點和應用要求是設計選型的主要依據。因此工程設計選型和估算時,應詳細分析工藝過程的特點、控製要求,明確控製任務和範圍確定所需要的操作和動作,然後根據控製要求,估計輸入輸出點數、所需存儲器的容量、確定PLC的功能、外部設備特性等,最後選擇有較高性能價格比的PLC和設計相應的控製係統。
- 輸入輸出(I/O)點數的估算
I/O點數估算時應考慮適當的餘量,通常根據統計的輸入輸出點數,在增加10%到20%的可擴展。餘量後,作為輸入輸出點數估算數據。實際訂貨時,還需根據製造廠商PLC的產品特點對輸入輸出點數進行圓整。根據估算的方法故本課題的I/O點數為輸入12點,輸出12點。
- 存儲器容量的選擇
存儲器容量是可編程序控製器本身能提供的硬件存儲單元大小,程序容量是存儲器中用戶應用項目實用的存儲單元的大小,因此程序容量小於存儲器的容量。設計階段,由於用戶程序還未編製,因此,程序容量在設計階段是未知的,須在程序調試之後才知道。為了設計選型時,能對程序容量有一定估算,通常采用存儲器容量的估算來代替,存儲器內存容量的估算沒有固定的形式,許多文獻資料中給出了不同的公式,大體上都是按數字量I/O點數的10到15倍,加上模擬I/O點數的100倍,以此數為內存的總字數(16位為一個字),另外再按次數的25%考慮餘量。因此PLC內存容量選擇應能存儲索要儲存的程序,這樣才能在以後的改造過程中有足夠的空間。
- 控製功能的選擇
該選擇包括運算功能、控製功能、通信功能、編程功能、診斷功能和處理速度等性能的選擇。PLC按結構分為整體型和模塊兩類型型,按應用環境分為現場安裝和控製室安裝兩類;按CPU字長分為1位、4位、8位、16位、32位、64位等。從應用角度出發,通常可按控製功能或輸入輸出點數選型。整體型PLC的I/0點數固定,因此用戶選擇的餘地較小,用於小型控製係統;模塊型PLC提供多種I/0卡件或插卡,因此用戶可較合理的選擇和配置係統控製的I/0點數,功能擴展方便靈活,一般用於大中型控製係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