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C的控製邏輯與工作方式
來源: 作者:技研中心 發布時間:2011-12-07 15:09 瀏覽量:1129
PLC的控製邏輯與工作方式
控製邏輯
繼電器控製邏輯采用硬件接線邏輯,利用繼電器機械觸點的串聯或並聯,及時間繼電器等組合成控製邏輯,其接線多而複雜、體積大、功耗大、故障率高,一旦係統構成後,想在改變或增加功能都很困難。另外,繼電器觸點數目有限,每個隻有4-8對觸點,因此靈活性和擴展性很差,而PLC采用存儲器邏輯,其控製邏輯以程序方式儲存在內存中,要改變控製邏輯,隻需要改變程序即可,因此靈活性和擴展性很好。
工作方式
電源接通時,繼電器控製線路中各繼電器同時處於受控製狀態,它屬於並行方式。而PLC得控製邏輯中,各內部期間都處於周期性掃描過程中,各種邏輯、數值輸出地結果都是按照在程序中的前後順序計算出來的,它屬於串行方式。
PLC有微型計算機的許多特點,但他的工作方式卻與微機有很大不同。微機一般采用等待命令的工作方式。而PLC則采用不斷循環的順序掃描的工作方式。每次掃描所用的時間稱為掃描周期或工作周期。CPU從第一條指令開始,按順序逐條的執行用戶程序知道用戶程序結束,然後返回第一條指令開始新一輪的掃描。PLC就是這樣周而複始的重複上述循環掃描的,這種工作方式是在係統的控製下,順次掃描各輸入點的狀態,按用戶程序進行運算處理,然後順序向輸出點發出相應的控製信號。
PLC是一種工業控製計算機,所以他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基礎上的,即通過執行反映控製要求的用戶程序來實現的。但是CPU是分時操作方式來處理各項任務的,計算機在每一瞬間隻能做一件事,所以程序的執行是按程序順序一次完成相應各電器的動作,便成為時間上的串行。由於運算速度極高,各電器的動作似乎是同時完成的,但實際輸入輸出的響應是有滯後的。